創意農村大作戰~~慈大師生校外參訪

時 間: 108年10月26日和10月27日(星期六及星期日)

10月底慈大師生參訪在地生產者與合作社,參訪地點包含花蓮果菜運銷合作社參訪、陳文富先生位於志學村五百戶有機農場、味萬田有機豆漿工場、鶴崗柚子、紅葉部落、養雞場。

星期六一早,第一站來到了果菜運銷合作社,介紹人是課長鄧蕙華。這個地方的特別之處在於農夫進來賣菜到賣出去的整個過程都可以看到,而且拍賣菜的價格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以食在安全食在健康為宗旨,這裏的菜都會經過檢驗,是公共食品安全的一部分,而且每個菜有QR code,農民個資和來源。在此,我們也了解到政府的一些措施如規定醫院和大機構需要有一定比例買當地的菜,支持在地生產及透明化整個過程對於消費者及整個產銷鏈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站,來到了陳文富位於五百戶有機農場。陳文富已經68歲,務農50年。從這兒,我們學習到陳文富先生對於他農作物的熱愛,甚至對於老鼠也非常仁慈的相處,和平共處,沒有趕盡殺絕。此外,陳文富先生的菜也會在慈濟大學永續消費合作社裡面售賣,而且用菜葉綁蔬菜的概念,響應了減塑消費。

第三站是味萬田有機豆漿。食物不安全、基因改良出現食物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味萬田的業者放棄在城市的高薪藥師職位,來到花蓮想要學會“生活”。這對夫妻製作的豆漿特別之處除了使用有機大豆外,幾年近年還從日本引進完全不添加,冷跟熱物理性機器去消泡,把泡沫煮熟。當問及業者創業的條件時,他說了要學習如何學習,要有膽識和調適自己未來的變化。雖然台灣政府近年正在推雜糧復耕。但是依然沒辦法足夠供應生產量。在這兒,業者也有提到循環經濟的部分,對他們較為可惜的部分是他們目前的豆渣無法效仿日本曬乾烘乾技術製造新產品。在這邊也學習到一個概念,那就是小農要組織起來,政府協助規範化,消費合作社支持小農合作社,而且還要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

第四站我們來到了鶴崗柚子。我們分成兩組,親自體驗剝柚子皮拿來做清潔劑。從這裡,我們有機會遇到一個回鄉種柚子的年輕人。他表示,「每一次中秋節的季節前夕,柚子的需求量大增,但是節日後,柚子卻面臨滯銷的危機」。當我們走在田野的道路上都可以隨處可見被丟棄的柚子。當提到年輕人回鄉確實會讓創意與科技結合,牧師也提到現今的年輕人可以運用技能如負責電腦進行行銷與推廣,而不是刻板印象的必須在炎炎夏日下汗流浹背的耕耘。當這位年輕人提到回鄉種柚的困難與挑戰時,我們非常訝異年輕人與長輩的理念不同造成意見嚴重分歧是最讓他煩惱的。從這兒,要怎麼結合傳統和現代的不同意見、如何溝通、減少財力人力產出最優質的文旦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有趣的疑問是務農並不是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年輕人忍受得了嗎?這也是值得省思的議題。政府也在推動一些計畫如百大青農,讓這些範例作為輔導角色幫助剛返鄉務農的年輕人。

第五站是紅葉部落。我們在這兒認識了賽德克族——輝哥。我們協助部落搬運及架設養雞的設備。這個計畫在於提供老人特別是失智老人有個失智友善空間去養雞,讓部落養雞減緩老人失智現象。飼養這些雞的飼料是由台大研發,是用牧草和洗菜的菜餘製造。在協助幫忙架設養雞場,我們也看到有些部落家庭是想要以養雞來改善家庭的經濟及養病。分散式的養雞不不容易受到感染,而且生出來的蛋是會健康的。部落養雞計畫的雞蛋將會與慈大永續消費合作社合作,依照消費者的需求量訂蛋。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提供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飼好蛋的養雞場。這些蛋稱為福利蛋,因為這些雞是在非常闊的場域飼養,而且喝的水是有自製酵素水。這個地方目前養了150-180隻雞,我們也學習到原來一隻雞一天需要吃的飼料量是110g,一隻雞一生中可以生300顆蛋。

這一次校外參訪課程都讓學生受益不淺,也獲得不錯的迴響。有不少學生更是主動提問下一次可以到校外農村參訪體驗學習的時間。這也貼近了邱老師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啟動「自主學習」並「投入社會行動」 。

(撰文:楊依晶)

Bookmark the permalink.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