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一、理念與目標

透過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分項計畫,以「在地連結」為核心,並透過人文關懷與協助解決區域問題之概念,強調大學的社會責任,聚焦於區域或在地特色發展所需或未來願景,帶動各地區的繁榮與發展,透過更主動積極連結區域學校資源,協助城鄉教育發展,讓大學能夠對於區域及在地有更多的貢獻與照顧,促進在地產學人才培育、就業,並創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本分項計畫除了與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整合,結合區域內東華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台灣觀光管理學院及大漢技術學院等校師生能量,徵求有助於區域城鄉發展(社區、產業、文化等)與推動對區域富有價值意義之實踐計畫;並鼓勵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科系、跨領域、跨團隊、跨校串聯的結合力量,或結合地方政府及產業資源,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落、社區文化創新發展,並增進學生對在地認同,進而激發在地就業或在地創業的意念。

二、創新與特色(策略)

(一)強化區域產學鏈結,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及升級:由學校盤點對區域發展產生實質貢獻,並可提升在地價值之產業發展與需求議題,在既有產學合作基礎上強化產學合作之社會價值,拓展地方產業發展格局與未來樣貌。

(二)促進區域資源整合,協助城鄉教育發展:由學校連結區域內公私部門資源形成翻轉學校教學、縮短城鄉資源差距,並促進學生場域實作學習與分享之合作模式。

(三)落實學校社會責任,引動師生參與社會創新:鼓勵大專校院師生以真實世界問題為導向,藉由發掘及解決在地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關懷在地、自主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創造城鄉、產學、文化發展創新價值。

(四)促進人才培育及活絡在地學習、就業與創業:建構區域發展特色與區域產業人才供需對接機制,以培育產業所需實務人才。

(五)整體規劃與策略:現階段本校欲推動的USR計畫不但與105-107中程校務計畫方向目標一致且行動計劃相輔相成,師生與社區及產業主要的互動包括:輔導、關懷、參與、研習、探索、及蹲點,而計畫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教學研究面的「課程」、「跨校跨領域教師及學生社群」及「服務學習」,以及組織行政面的「獎勵與支持系統」、「與學校既有組織與資源整合」與「管考」。

三、計畫架構

本校的辦學宗旨:以慈悲喜捨之精神,為社會培育「尊重生命,以人為本」懷抱濟世助人理念,實踐志工服務精神的優秀人才;其中「慈、悲、喜、捨」為本校的校訓,更為本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架構,說明如下:

「慈」是「無緣大慈」,是「予樂」,代表「慈善」相關「大學社會責任」,我們將推動以「綠色消費」―從消費改變態度做環保、「共享社區」―拉近人與人關係發展合作經濟及「『食』在永續」―從食農與健康關係推動在地循環經濟,以三個子項計畫推動「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實踐教育。

「悲」是「同體大悲」,是「拔苦」,代表「醫療」相關「大學社會責任」,具體落實的是達成『樂齡長照人才培育與支持系統的整合與建構』,主要的任務分項有三,分別實踐 「老人健康促進與健康管理」、「社區營造與遠距照護」,「原住民族部落整合照顧」,以三個子項計畫推動「樂齡長照」社會責任實踐教育。

「喜」是「以持正法起喜心」,是「輕安」,代表「文化」相關「大學社會責任」,具體落實的是要將「文化創新」,做到「大喜無憂」。主要的任務分項有三,分別推動「培育關鍵觀光產業人才」、「創意文化旅遊、部落旅遊、體驗旅遊」、「在地專屬資訊平台、VR及App行銷花蓮旅遊」等八個行動策略促成「洄瀾風華•文創加值」在地觀光精粹計畫。

「捨」是「以攝智慧起捨心」,是「付出」,代表「教育」相關「大學社會責任」,具體落實的是要將「教育翻轉」,做到「大捨無求」。主要的任務分項有四,分別推動「花蓮地區偏鄉中小學翻轉實驗計畫」、「偏鄉學校差異化及個人化教學師資培力計畫」、「翻轉偏鄉之學生學習成效評量」等子項計畫促成「教育翻轉」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育。

計畫架構如下圖。

四、計畫內容與校務發展之關聯

對於以「以教導培育為基礎,重視利他人文的典範大學」自我定位的慈濟大學而言,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不但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日常。我們不在乎是否偉大,慈濟大學的人文特質,或說是教育的原動力,即創辦人所言「付出無所求,同時要感恩」,付出是大愛,「大愛―感恩」、「感恩―大愛」二者相互輪轉;付出而無所求,則心無掛礙,自己無掛礙,接受者也無煩惱,雙方都很清淨。並且不只無掛礙,同時還感恩對方接受。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自創校以來就是校務發展最重要的元素,我們更以慈悲喜捨之精神,為社會培育「尊重生命,以人為本」懷抱濟世助人理念,實踐志工服務精神的優秀人才為我們的教育宗旨。

本分項計畫所欲落實的大學社會責任目標,不但與中程發計畫目標4「深耕兼容慈濟人文與利他服務的教育特色」及目標2「結合慈濟資源,推動符應社會趨勢的教研特色」相符,本計畫內容與策略更與執行中的行動方案「S-7發展服務學習優勢,擴大在地關懷」、「S-8融合慈濟人文於專業,形塑辦學特色」、及「S-3提升教師教研專業成長與發展」規劃相輔相成。尤其在本校校務發展目標自訂KPI中更包括:慈濟人文暨服務教育課程(門/年)、具服務學習內涵之專業課程(門/年)、各類社會服務活動(案件/年)等。顯見本校對於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之規劃與目標,皆已納入校務發展之重點工作。

五、推動單位:共同教育處、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服務學習組、學務處、醫學院、人社院及教傳院

Comments are closed.